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

材料二: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材料三: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一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2023年)


(2)写出两例古代中阿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3)解读材料三,写出中国一中亚峰会选择在西安举行的历史渊源。
(4)分析材料二和三,古代丝绸之路与今天的“一带一路”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四: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摘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5)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并列举史实简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材料五: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6)根据材料五,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
23-24九年级下·海南海口·阶段练习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陆上丝绸之路纸币的出现及作用火药发明与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唯物史观】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史料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

制度分封制AB
朝代西周隋朝元朝
影响确立了周王权威,开
发了边远地区。
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统治了广阔的疆域,
对后世影响深远。
(2)根据所学,写出表中A、B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时空观念】

材料三



(3)2023丝绸之路电视共同体高峰论坛2月14日在北京举行。九年级某同学想通过旅行去探访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他应该前往图1的地点(     )(填写字母即可)
(4)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为管理图2中B处,设立了哪一机构?
【历史解释】

材料四   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摘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5)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并列举史实简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家国情怀】

材料五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6)根据材料五,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
最新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读材料答问题。
[唯物史观]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
[史料实证]

材料二: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

图一图二图三
(2)根据所学,写出材料二图一、图二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及图三代表的主题名称。
(3)表中②处所示的年份是中国哪一盛世局面?指出与此年份并存的国家名称(两例)并概括影响封建经济发展的因素。
[时空观念]

材料三:


   
(4)图二与图一相比,疆域变化最大的是哪一区域?请说明理由。
(5)写出图三中正式归属当时中央政权管辖的地区(两例即可)。
[历史解释]

材料四: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摘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6)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并列举两例史实简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家国情怀]

材料五: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7)根据材料五,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
2022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唯物史观】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些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说出秦始皇首创的政治制度名称。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史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贫寒子弟、纨绔子弟皆埋首窗下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中国古代考试史》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

制度
朝代隋朝
影响确立了周王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有效统治了广阔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2)依据所学,写出表格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制度名称④⑤所表示的朝代名称。⑥所代表的影响。
【时空观念】

材料三:


   
                                   图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二 清朝疆域图(1820年)
(3)2023丝绸之路电视共同体高峰论坛2月14日在北京举行。九年级某同学想通过旅行去探访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他应该前往图一的地点(     )(填写字母即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的作用。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为管理图二中B处,设立了哪一机构?
【历史解释】

材料四: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主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取得很大成就。


(4)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并列举史实简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家国情怀】

材料五: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簇多元一体格局》


(5)根据材料五,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