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皇帝制度是秦始皇的首创。(     )
B.秦始皇又在地方开创了县制。(     )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前140年)后开启的尊儒活动失败,公元前136年—前124年3次大的尊儒活动取得成功,并兴办太学;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公元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摘编自杨生民著《汉武帝传》


(2)根据材料,分类整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四方面的措施,在四方面措施中,分别选择一个史事绘制时间轴,并分析这些史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秦皇、汉武相同的治国理政措施?
23-24七年级上·重庆綦江·期末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王国问题的解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
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
皇帝
主要治国措施
主要政绩
秦始皇
建立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汉武帝
兴太学;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货币、垄断盐铁经营等。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里填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里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里填“C”。
(1)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       )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       )
(3)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建立了我图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
(4)汉武帝时期,征服了西南夷,开发了西南。                                                (       )
(5)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的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了郡县制,牢牢的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B.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
C.秦始皇统治时期大兴土木、徭役繁重。(     )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除郡县制外,秦始皇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各举一例)

材料二

图一“渔”字铁斧

高16厘米、宽7.2厘米,斧面上有凸起的“渔”字。这是渔阳郡铁官作坊的标志。
图二五铢钱

直径2.5厘米,出土了百余枚,都是汉武帝及其子昭帝时期统一铸造发行的五铢钱。
(3)史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图1、图2两幅图片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印证了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