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4 引用1 组卷194
思想解放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又指导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思考“民族革命”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政治革命”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列举一个中共在大城市发动的起义。“改变原定部署”后做了哪件事?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为哪次会议奠定了基础?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3-14九年级·江苏苏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从十月革命以来就不断组织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和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中工人乃至农民广泛参与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专制的自觉斗争,使得曾经幻想着通过思想文化改造实现和平富强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东方世界已无法阻挡来自庶民的社会主义革命;全球性的政治危机与革命风潮使得一部分五四学者看到了启蒙主义、民族主义的局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最终接过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启蒙主义所承担的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成为中国人民创造新社会的理论依靠。

——摘编自《从启蒙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历史转向与内在动力》

材料二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三   中共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并不总是积极从中国国情出发……长征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起步,当时中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

——摘编自戴海东《长征中失联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创造新社会的理论依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选择的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
(3)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