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调整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01952


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一点即可)

19531956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摘编自何沁《中国革命史》

(2)依据材料分析,这次农业调整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一点即可)

1978—至今】


中国农村改革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奇迹”产生的直接原因。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政府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23-24九年级下·辽宁鞍山·开学考试
知识点: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A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1947年,中共颁布B__________,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材料三: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1)将材料一表格中A、B内容补充完整。
(2)为了改变材料二反映的状况开展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事件完成后消灭了哪一阶级?
(3)材料三这次农业调整后,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中“奇迹”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哪一政策的实行?该政策首先在哪个省份开始实行的?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三、四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文字和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敬爱的毛主席: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劳动,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土改前我们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了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1952年,辽宁农民写给毛泽东的信

文件名称:《             
实行的土地制度: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组织形式的变化】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摘编自何沁《中国革命史》

【第三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中国农村改革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农民生活的变化得益于哪一法律文件的颁布实施,并补全名片。
(2)依据材料分析,这次农业调整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奇迹”产生的直接原因。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政府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底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三大改造(1953年至1956年)

(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是三大改造时各个行业的概况,其中对工商业改造采取了什么创新政策?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意义?

材料三《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3)上述材料中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首先开始于哪个地方?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有何特点?

材料四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并回答,这种变化与农村哪一政策有关?你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政策的调整变化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