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出身农家,陈胜起义后,他集合三千子弟在沛县响应,自称沛公,后被项羽封为汉王,他能够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最终迫使项羽兵败自刎,然后统一天下。

汉朝初年,一些皇帝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他”的名字。材料一中的“盛世”指的是汉初哪一统治局面?

材料二   他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王莽末年,农民起义爆发,他抱着恢复刘姓统治的目的也开始起兵。公元25年6月,他正式称帝,重建汉政权,定都□□,史称东汉。

——摘编自《历代帝王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名字和“□□”处的都城名称。该都城也是历史名城,多个朝代曾在此定都,请再举出一例在此定都的朝代。

材料三   他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曾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他献上了《隆中对》。后来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之联合迎战曹军。最终联军大败曹军,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这次战役对于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名字。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
23-24七年级上·河北邢台·期末
知识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灭亡和东汉建立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的货币

到汉武帝后期,盐铁专卖已经成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了武帝时面临的财政危机。盐铁专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豪强望族对黎民百姓的肆意兼并蚕食,桑弘羊称盐铁政策“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

——摘编自刘再起《汉代盐铁政策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启示》

材料三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南宋诗人陈亮亦称“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摘编自臧嵘《关于光武中兴》

材料四   “夫农,天下之本也。”这是汉文帝的名言,也是他的行政宣言,他多次下诏,劝课农桑,鼓励生产,亲自参加农耕活动,命皇后养蚕,垂范天下。为了恢复生产,文帝十二年改为三十税一,第二年,干脆免除天下田租,直到景帝三年才复收,此后维持在三十税一。一系列宽松的赋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了景帝后期,粮仓里的储粮陈陈相因,流出仓外,府库的钱太多,堆积多年,以致穿钱的绳子烂掉。因此,盛世无一例外都是历史上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摘编自赵威《中国古代的治世》


(1)材料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作用。
(2)材料二图中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的货币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时期采取的哪些举措,促成了“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名称。
(5)阅读材料四,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建立者。

材料二: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诸葛亮《隆中对》

材料三: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唐代李白《赤壁歌送别》


(2)材料二与材料三分别与历史上哪两场战役有关?材料三中战役的结果和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百度·百科之《三国鼎立》


(3)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五: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4)根据材料五,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