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

材料一

左图为康侯簋,其内铭文记载:周成王时平定地方叛乱后,将康侯(武王弟)改封到商族故地“卫”做卫侯,镇抚商族遗民《史记》记载:“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殷商故地),杀武庚(商纣王之子) ……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即康侯)为卫君。”

(1)依据材料一,说出其反映的政治制度,分析该制度的作用。①和②都是研究周朝制度的史料,但史料类型不同,其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写序号)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曾经以它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分析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写出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分析汉武帝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

材料四   孝文帝意识到本民族的落后与汉族先进文化的差别,为使北魏王朝能长久的稳固统治,立志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孝文帝对汉人王肃予以重用,命其改革官制。王肃仿效晋制厘定北魏官制,太师、太傅、太保成为最高行政官的代称。各级官员的设置适应了中央、郡、县三级统治形式。

——摘编自杜士铎《北魏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官制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23-24七年级上·北京丰台·期末
知识点:分封制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王国问题的解决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汉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西汉疆域图

材料二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但汉武帝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条定刑法,重用酷吏。……武帝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打破封君为相的惯例。……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打击王国势力。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
(1)根据图一、图二,指出西汉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内容,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可从西汉的经济、军事等角度分析)
(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制度与秦朝制度之间的关系?汉武帝为“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内容。简要分析我国古代“大一统”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最能体现“选贤与能”的制度是什么?最能体现“天下为家”制度是什么?中国最早具备“小康”之世特征的朝代是哪一个?

材料二   西周封建(实行分封制)给古代国家与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对我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周室将自己家族的子弟派到各地区做诸侯,改变了过去外服诸侯全为地方土著的格局。他们是周王室的亲属,与周王朝之间的关系,非夏商外服诸侯可比……在整个西周,这些诸侯未发生过商代土著方国那样时叛时服的情况。

——摘编自沈长云《先秦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使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4)根据材料三,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