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列举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0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政客一方面表示希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在进行有悖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化的举动,这不禁让人怀疑日本有否认侵华期间所犯的罪行,而这是不为世人所容许的。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一个国家一旦迷失前进方向,注定会陷入焦躁状态。焦躁又会让其更加起劲地瞎折腾。日本的两出闹剧,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发生的。不顾亚洲各国的正义呼声和严正抗议,2013年4月23日上午,日本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到靖国神社拜国。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分子非法进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寻衅滋事。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商业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009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稿(节选)
(1)结合材料一,写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事变。
(2)结合材料二,说说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几次分离?
(3)根据材料三写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
(4)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日本怎样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答出两点)
13-14八年级下·安徽黄山·期末
知识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甲午中日战争局部抗战时期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战略大决战海峡两岸的交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粉碎“四人帮”以后,主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五年多的时间确实发生了非常好的变化。我们国家的形象变了,国内的人民看清了这一点,国际上也看清了这一点。……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摘自邓小平《在中央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84年6月)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面都是不利的。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新办法”指的是哪一对台基本方针?

材料三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2023年3月底开始首次大陆之行。4月初离开上海返回台北。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6日在上海为马英九一行饯行。马英九表示,这次到大陆祭祖、交流,深切体会两岸应珍惜“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在此基础上恢复交流,避战谋和。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应一起推动和平,奋斗合作,振兴中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英九所说的“九二共识”指的是什么?
(4)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对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得以建立的?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2020年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是说:“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3)根据材料三,请你说说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针对这种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在这个共同基础上,亚非国家间有互相了解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可能。因此,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

材料三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撇走,中国政府坚持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独’,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美国也在“联合公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声明,对中国的声明表示基本赞同。

﹣﹣摘自1972年《上海公报》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任意一个对新中国表示“友好和善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代表中国参加亚非会议的领导人。中国代表团就“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提出了什么解决方针?
(3)材料三中的《上海公报》明确指出台湾与中国是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举出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的事例(两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