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时间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时,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以图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西方政府颁布和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标准,以加强法治。

——摘编自梅雪芹《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前车之鉴》


(1)依据材料一,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的总体变化趋势。
哪些能源和机器的应用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请各举一例。导致1870年后美国的排放量迅速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指出西方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4)关于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观点,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23-24九年级上·广西河池·期末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恐怖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材料二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时间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时,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以图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西方政府颁布和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标准,以加强法治。
——梅雪芹《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前车之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工业化时期产生严重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的总体变化趋势。哪些能源和机器的应用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请各举一例。导致1870年后美国的排放量迅速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技术的进步和科技革命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变革着人们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经济上的“隔离消失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年)


(2)中国“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的国内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关于农业方面的伟大成就是袁隆平培育成功了什么品种?

材料三: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时间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的总体变化趋势。哪些能源和机器的应用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请各举两例。导致1870年后美国的排放量迅速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时,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以图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西方政府颁布和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标准,以加强法治。

——梅雪芹《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前车之鉴》

材料五: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生态环境部。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业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按照要求完成以下关于工业革命的问题探究。

材料一   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


   

材料二   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不断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在这种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巨大危机。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带来了资源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使世界环境污染危机进一步加重。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在相应的序号后面写上正确的答案。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最先开始国

美国、德国

核心标志

改良蒸汽机

电机、③

出现的新能源

煤炭

电、石油

新交通工具

汽车、飞机

(2)根据材料一,比较1870年与1913年美德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德两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反映出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请你针对材料中存在“巨大危机”的提出你的对策。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对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