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7年6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1、2、3、6四个纵队12万人,抢渡黄河,飞越陇海路、黄泛区,抢夺沙河、涡河、洪河,抢渡汝河、涡河、淮河,在敌人围追堵截中开辟出一条血路,千里直插大别山。

——纪检监察网•李业坤

材料三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略大决战的另外两场战役名称。你从材料三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3-24八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
知识点:挺进大别山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请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中共成立,指引方向】

材料一



(1)从图①、图②中任选一个历史遗址所反映的事件进行简要介绍。
【艰难抉择,探索新路】

材料二   1928年6月4日,中共中央收到毛泽东在1928年5月2日信后复函朱德、毛泽东并转前委诸同志,指出:“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湘赣或赣粤边界以你们的军事实力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实行土地革命,造成割据的局面向四周发展而推进湘鄂赣粤四省暴动局面的发展”。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28年后中国革命的“任务”。
【兄弟携手同仇敌忾】

材料三   2015年清明节前后,央视新闻连续播出《重读抗战家书》栏目:


(3)两份家书的内容体现了什么精神?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抗战时期体现这一精神的史实。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材料四   这注定是一着险棋。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真可谓困难重重。经过20多天千里挺进,8月27日,刘邓大军终于走到了大别山。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挺进大别山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回顾历程,感悟历史】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