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公元前113年统一币制、国家垄断铸币权,主要包括:禁止地方各郡国铸钱,统一由中央铸造,中央在上林苑设三官负责这项工作;社会上只准使用三官钱,其他钱一律不许使用;各地以前铸的钱,全部销毁,熔成铜料输送给三官;由于三官钱精美,民间仿照盗铸计算工费要赔本。

——摘自王应琪《试论汉武帝统一币制成功的原因》

材料三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大一统”思想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经过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适应国家治理的方案和架构。例如,董仲舒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先后发展了法家思想中的中央集权和阴阳家的五行学说,同时摒弃了法家的严刑酷法思想、道家的消极避世思想等。……因而,“大一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百家思想为辅助的体系,这一体系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

——廖春庚《浅析“百家争鸣”与封建“大一统”的关系》

请在答题卡上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述从西周到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因素。
23-24七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
知识点:分封制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武帝的经济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材料二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专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名为三官钱。……这次禁令很严格,新币质量又高,盗铸无利可图,所以币制得到较长期的稳定。货币的统一,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是不可能的;而货币统一以后,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获得一种经济上的保证。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创立了较为完整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秦亡汉兴后,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各种制度,并统治中国300多年。秦汉统一的政治格局为中国文化的大一统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使中国文化的基本类型得到确定。

             ——摘自王新婷等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货币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这项措施对秦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在货币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措施与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秦汉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使列国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黄河流域率先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重心。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

——摘编自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大兴兵伐匈奴”,加上皇室用度庞大,使得略有好转的国家财力储备又出现入不敷出的枯竭状态。于是在公元前113年进行币制改革,“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这种新铸的钱,称为五株钱。从而杜绝了汉初以来民间私铸金钱的流弊,从此以后,全国货币统由政府铸造,币制归于统一。

——摘编自周艳常《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等

材料三:东晋建立前后,自北方南来的人口中,有许多农民,为开发南方增添了大量的劳动力。他们的南来使铁制的锰、铲、锄和犁锋等工具及深耕细作、积肥粪田等技术得到推广,因之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有很大的进步。

——摘编自《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出现的新发展。并简述其影响。
(2)材料二图片体现了秦始皇的哪一经济措施?根据材料二文字,简述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也促进我国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体制创新】

材料一   自秦朝统一……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地方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地方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体制”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摘编自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和汉武帝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汉王朝利用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


材料五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成立专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四中两幅图片信息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阅读材料五,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的措施。
【对外交往频繁】

材料六   丝绸之路示意图



(4)依据材料六,指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哪个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科技文化繁荣】

材料七   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中庸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两汉时期的独尊……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5)材料七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两汉时期的独尊”与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关?战国时期,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材料八   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了纸,东汉对造纸术进行改进,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

——摘编自刘燕华主编《生存与科技》



             张仲景像及其所著《伤寒杂病论》
(6)依据材料八,指出张仲景在我国古代医药学方面的历史地位。指出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历史人物。
(7)综合上述材料,从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发展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