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4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由于牛耕和铁器的出现,春秋各国加强了对荒地的开垦。正因为春秋时荒地大量开垦,到战国时国与国之间紧密相连,出现了“邻邑相望”的繁荣局面……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和表现。(简明扼要,不得照抄)。

材料二

秦铜权

秦统一后,制定了全国统一性的度量衡标准,并以严苛的律法保障了统一度量衡的实施。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秦的度量衡桧校制度、基本单位和相互比值的制度长期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再写出一项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其它措施。

材料三



五铢钱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盐铁官营,从盐铁专卖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又采取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就是国家采购、国家经销;平准就是根据市场情形,设立专门的机构,平抑物价。还推出了“算缗”与“告缗”,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车船税,鼓励告发瞒报家产的行为。

——摘编自张吾愚《千秋功罪桑弘羊》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简明扼要,不得照抄)。

材料四   魏晋时期,南方经济之所以有较大发展,原因很多,如南方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从而为高度发达的盛唐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3-24七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
知识点:铁犁牛耕的使用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武帝的经济措施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之前的人们在公有的井田上劳动,积极性低,效率低;现在在自己私有的土地上劳作,积极性高,效率高。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秦始皇推行的标准货币

汉武帝时期,大肆用兵拓边,汉朝前期70来年的积累,没几年打了个底朝天。于是汉武帝改变政策,先是实行了盐铁官营,从盐铁专卖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又采取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就是国家采购国家经销;平准就是根据市场情形,设立专门的机构,贱买贵卖,平抑物价,垄断经营。

——摘编自张吾愚《千秋功罪桑弘羊》

材料三:从东汉末年至西晋末年,为躲避北方战乱而南迁的人口已近百万。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给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商业的勃兴、都市的繁荣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


(1)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进步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图中货币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汉武帝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某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为“古代经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春秋战国经济篇】

材料一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1     水利工程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的文字材料,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图1展示的是战国时期哪一重大水利工程?此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秦朝经济篇】

材料二   

       


                              图2                                                                                                       图3   铜权和铜量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图3分别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汉朝经济篇】

材料三   五铢钱是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名五铢钱。后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汉政府在各地设置盐铁官署。铁官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食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图4     汉代播种工具
(3)图4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的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为了实现经济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

【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篇】

材料四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图5     古代灌溉工具
(4)图5是魏国的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具而制成的提水工具,它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的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因素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上人类对于自然界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私田”……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耧车

材料三   从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起,桑弘羊正式主持财政经济改革。桑弘羊认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事务,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商业部门必须由国家牢牢地把握在手中。元封元年,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实行均输(调剂物资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鼎四年,“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杜绝了汉初以来民间私铸金钱的流弊,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耧车是何时发明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依据材料三,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