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选择题-单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92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材料或史实

结论

A秦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彻底解决了关中平原的水患问题
B《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疾病症候,提出辩证分析病情,而后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理论”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C《史记》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等《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AB.BC.CD.D
23-24七年级上·山西运城·期末
知识点:都江堰司马迁与《史记》张仲景及医学成就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朝代典籍代表内容简介
①______时期《论语》

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较为集中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主张和教育原则等。

②秦汉时期《史记》

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史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伤寒杂病论》

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该书,该著作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还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河道、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流经地区的水文、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等。

——摘编自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所处的时期。
(2)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典籍内容简介,归纳该时期典籍的特点。
(3)根据材料,任意选择两本典籍,从“中华典籍的作用”的角度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晰,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
典籍:《史记》、《伤寒杂病论》
观点:中华典籍能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说明:《史记》开创了采用纪传体通史的形式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史事,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伤寒杂病论》能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该书,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有利于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继承发展。因此,通过中华典籍能够有效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