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为实现“自强”,李鸿章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2)据材料二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请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被唤醒的表现指的是进行了什么探索?
(3)材料三中孙中山为进行“革命”而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四所说的“树墩”,在文化领域开展了什么运动?
(5)综上所述,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23-24八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祖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摘编自《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根据材料指出李鸿章的核心主张,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学习外国利器”的一个企业。
(2)为实现材料二中的“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材料一中为实现“自强”,李鸿章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探索近代化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兴起的时代背景。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共和之路)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引领共和之路的革命先行者是谁?他所领导的革命目的是什么?
(思想洗礼)

材料四: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树墩还在”,为了清除材料四所说的“树墩”,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哪些努力?
(5)综上所述,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