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9
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和中国文化的整合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时期。七年级三班的同学决定以此为主题,策划一场历史文化展览活动。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展览提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一起来完成它。
任务一   拟定提纲
展览主题秦汉时期:A_______(阶段特征)
时间·地点2024年1月20日·校园宣传栏
展览内容梳理
政治①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出现“文景之治”;西汉王朝在“B_____”在位时期达到鼎盛。
对外交往西汉时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科技文化两汉时期在造纸术和医学上取得突出成就,领先世界。

(1)A.________        B.________
任务二   审核史料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在确定了展览内容以后,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收集到了相关史料。
史料
都江堰水利工程图

西汉早期纸质地图残片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证史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是秦朝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②使用该实物史料证明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贡献。③使用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证明西汉时期中外文明交往的内容丰富。
仿照示例进行修改示例:
①问题:都江堰修建于秦国。
①建议:使用长城作为秦朝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②问题:
②建议:
③问题:
③建议:

(2)请仿照示例,对史料进行审核,完成相应任务。
任务三   撰写前言
(3)布展完毕后,需要写一段前言对秦汉时期进行简要介绍,请你紧扣阶段特征完成这一任务。(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80-100字左右)
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陆上丝绸之路造纸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七年级同学以“探索中华文明”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搜集资料——了解科技文明】
(1)一组同学搜集了我国古代的一些科技方面的名人及其成就。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归类整理,并在每个时期的成就中任选一例进行简介。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祖冲之圆周率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贾思勰《齐民要术》

属于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______(只写序号)
简介一:______
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______(只写序号)
简介二:______

(2)二组同学查阅了中国古代制度的相关史料,摘抄了如下片段。这些片段分别体现的是哪种制度?
任务二【解读史料——探究制度文明】

(西周)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秦朝领土虽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 ……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设桂林、南海、象等数郡。

任务三【论证观点——宣传丝路文明】
(3)三组同学查阅了古今丝绸之路相关资料后,准备设计一份“万里丝路的前世今生”的历史小报,展示其学习成果。请你结合小报中图片一和图片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写一篇80~1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

万里丝路的前世今生

            

图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图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中国和合文化足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一种兼职容兼顾,从整体看待事物的思维。其根本在于和谐、和平、合一、大同,彰显的是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精神价值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实

简介

李冰治水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创举,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天人合一”之作。

唐蕃和亲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通过这次联姻,唐蕃交往日趋频繁,更加广泛,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郑和下西洋

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国本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品质,以相互尊重,相互保存,相互支持完成长久之和。

——选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材料二

主题

简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并”的方针。

“一带一路”建设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整理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选自《习近平著作选读》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下列观点相对应。(填写史实即可)
“和合”在“民族交融”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合”在“对外交往”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合”在“人与自然”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一个主题对“和合”智慧的体现加以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而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3)综上所述,说出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成功的启示。
中国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一种兼容兼顾,从整体看待事物的思维。其根本在于和谐、和平、合一、大同,彰显的是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精神价值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实简介
①李冰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创举,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天人合一”之作。
②唐蕃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通过这次联姻,唐蕃交往日趋频繁,更加广泛。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③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国本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品质,以相互尊重、相互保存、相互支持完成长久之和。

——选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下列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即可)
“和合”在“民族交融”中的体现是:________
“和合”在“对外交往”中的体现是:________
“和合”在“人与自然”中的体现是:_______

材料二

主题简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整理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一个主题对中国“和合”智慧的体现加以说明。(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而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摘编自《习近平著作选读》

(3)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在指导思想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