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顺民意,得民心,得天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 年 8月 29 日)

下面是 1947 年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磨好刀再杀》。画中的人物一手持写有“和平方案”的盾牌,一手正在磨刀霍霍。

材料二   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啦。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一定打倒大地主,打倒反动派……

——摘编自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信(1947年9月)

材料三   有一个谜……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 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却能迅速取胜?

——摘编自邓贤《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


(1)材料一中,对于画横线部分内容应如何理解? 漫画《磨好刀再杀》的寓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弱小的一方却能迅速取胜”的原因。
23-24八年级上·山西长治·期末
知识点:重庆谈判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土地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每一篇报道都承载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829日)

材料二   下面是19494月下旬《南京日报》头条的部分标题

420日:“对共军渡江要求,政府将加以拒绝”

424日:“治安维持会成立,筹备欢迎解放军。”

425日:“百万市民夹道欢呼,解放军进入南京。”

426日:“我们的队伍来了!”,“解放军真正好”

材料三   下面是2021年《法治日报》刊登的题为“《中国土地法大纲》及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这篇文章中讲述的片断。

“在西柏坡纪念馆陈列着一封信,信封上写有”毛主席亲收”,信的内容是:“主席啊!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啦,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一定打倒大地主,打倒反动派!眼看到了冬天了,你那里很冷吧?给你捎去了一件皮大氅,一双靴子,一双毛袜,一顶帽子,这是我们的翻身果实,也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请您收下吧。……”落款是:“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


(1)材料一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日报》头条标题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讲述的故事中,农民翻身得益于什么政策?简述这一政策起到的作用。
(4)综上所述,写出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毛泽东)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纪录片《苦难辉煌》

材料二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材料三   下面是2021年《法治日报》刊登的题为“《中国土地法大纲》及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这篇文章中讲述的片断。在西柏坡纪念馆陈列着一封信,信封上写有“毛主席亲收”,信的内容是:“主席啊!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啦,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一定打倒大地主,打倒反动派!眼看到了冬天了,你那里很冷吧?给你捎去了一件皮大氅,一双靴子,一双毛袜,一顶帽子,这是我们的翻身果实,也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请您收下吧。……”落款是:“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毛泽东开辟的“崭新的道路”。依据材料,归纳这一道路的特点。
(2)材料二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3)材料三讲述的故事中,农民翻身得益于什么政策?简述这一政策起到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毛泽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这首诗的?这件事对中国局势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毛泽东怎样的革命思想?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摘自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取得了什么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可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图A出现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摘自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3)材料三中的“第二年”指的是哪一年?为实现材料三中的“基本任务”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什么行动?该行动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