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
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源头】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什么文字;写出该文字的主要书写材料;指出该文字的发现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列举这些文字记载当时生活的哪些方面;

【文字统一】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字是什么字体;写出开始将这一文字作为全国通用文字颁行的朝代;阐述统一文字起到的作用;

【纵情尚意】

材料三


3《兰亭集序》(摹本)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南朝·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

——唐·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右军笔法如孟子道性善,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非复可以常理拘之。

——宋·黄庭坚《题绛本法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书法作品的美称;概括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写出王羲之因其书法造诣所获得的称号;

【传承文明】

材料四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记录、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更是承载中华文明奔腾不息的汤汤之水。在其使用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是经过历史洗礼、岁月积淀的华夏民族之魂。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越千年跨九州来袭》

(4)综上所述,分析汉字对中华文明所起到的作用;
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
知识点:我国文字的演变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书法艺术甲骨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闪耀着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今天人们能见到的成系统的古文字中,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的文字无疑是最早的。在此种文字的基础上演化出“金文”、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了文字。从此以后,在今天的中国范围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开始使用统一的文字作为记录语言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因为汉字在塑造思维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学习和使用时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汉字所书写的文明和文化。

——摘编自华觉明《中国三十大发明》

材料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摘自《道德经》

材料四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谁?
(2)材料二中“殷商的文字”指什么文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现该文字的历史意义。秦统一后推行的文字是什么?
(3)材料三的思想主张是谁提出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政治主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为什么说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提示:至少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论述)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屏障)”。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从古至今,中国的发展历经了无数个朝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都有所变化。而汉字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使得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人有一个统一的交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使得中国在古今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大一统的国家,有着不竭的生命力。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四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谈论的是什么制度?并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周人”和秦始皇对该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基于以上认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创建了什么制度使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
(2)根据材料三和四,归纳中国保持大一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以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政府还从哪些角度(方面)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的变迁】

材料一



图一刻有文字的甲骨图二秦统一文字

【思想的光芒】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经典的魅力】

材料三

图三《史记》书影

图四《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科技的力量】

材料四   北魏处于史上一个寒冷期,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战争的因素,使得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作为太守的贾思勰关切民生问题,整理了大量古代农业文献,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进行艰苦、广泛的实地考察,最终写成了《①____》一书。

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历法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②____经过多年观测和计算,发明了“大明历”,在从事历法的研究中,大量的计算需要圆周率,促使他对圆周率进行更精密的计算,终于求得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值。


(1)材料一图一中的文字见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图二中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自由讲学”并打破贵族对教育垄断的?“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请你说出材料三中图三作品的体裁,图四作品的作者因其书法方面的成就被誉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四的①②处,并归纳两位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