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8
秦汉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摘编自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比较秦朝疆域图与西汉疆域图,指出西汉开始对今天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武帝“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与材料四,指出秦汉两朝在思想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并概括二者的共同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3-24七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
知识点:焚书坑儒王国问题的解决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张骞通西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们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材料三   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3)材料三中“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而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作用如何?

材料四   丞相李斯说: “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有一些儒生说秦始皇“天性刚暴,贪于权势,滥施刑罚”,秦始皇大怒,认为这是妖言惑众,下令大肆搜捕,把抓到的儒生连同方士460多人全部活埋。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五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5)根据材料五的主张,董仲舒向统治者提出了什么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