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迭起,礼崩乐坏,却带来了中国几千年来罕见的文化大发展大爆发的黄金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并不是某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作用的产物。

——韩丹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从“人的眼光”出发,以“天赋人权”为中心,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旗帜,凭借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等提出了“主权在民”“主权为民”等政治主张,向封建专制制度、教会展开进攻,其批判的深刻性超过了以前的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

——摘编自胡燕《法国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材料三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现象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中法国启蒙思想有哪些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的依据,并提炼《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精神。
23-24九年级上·江苏·期末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启蒙运动的性质与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仍表现得非常明显。文艺复兴不再被认为是与漆黑一团的中世纪相对立的时期,它也不是一个明显的断代时期或转折点,而是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是“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更是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是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

——摘编白《理性之剑——重读伏尔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何要“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

材料三   不管是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米……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最近25年来”发生的“变化”,并分析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变革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就兴时期仍表现得非常明显。文艺复兴不再被认为是与漆黑一团的中世纪相对立的时期,它也不是一个明显的断代时期或转折点,而是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

——摘编自《理性之剑——重读伏尔泰》

材料三: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表现方式。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是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原因。并举一例受启蒙运动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最近25年来”发生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思想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