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
书香课堂

材料一   大盂鼎是周康王册命盂制作,内壁有铭文,铭文释义(节选):文王、武王及群臣在举行饮酒礼及祭祀时都不敢醉酒,所以配受天命。周王封赏盂17个官员和1709人,以及这些官员所管理的地方。任命盂作为执政大臣之一,负责掌管军队、负责讼狱,辅佐康王君临四方。



(1)依据材料一,写出通过大盂鼎得到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朝的一次廷议。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2)依据材料二,说出这次廷议的主题和秦始皇采纳的建议。结合所学,分析采纳这一建议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操)引军北还。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讲一讲赤壁之战的故事。

材料四   唧唧复唧唧,A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B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北朝民歌《木兰辞》

在木兰诗中,我们在木兰这个鲜卑族女子身上,看到这是一个完全定居的家庭,①他们所住的不是穹庐,而是有“东阁门”“西阁床”的宅院。②他们居住于城镇之中,所以才有东西南北四市。③“木兰当户织”,说明她从事的家务劳动主要是纺织。再从家庭的气氛看,④木兰从军的主要动机和因素是“孝”和“悌”,说明这是一个充满了汉族伦理观念的家庭。

——摘编自李德芳《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


(4)依据材料四,仿照示例,将学者的研究结论与其依据的诗句一一对应。说说古诗文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示例:④—B
23-24七年级上·北京西城·期末
知识点:分封制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赤壁之战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

材料二: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材料二记载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秦朝廷关于地方行政制度走向的一场讨论。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主张,并说明此次争论的结果。

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的高明之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