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燕(今北京)等地在山水阻隔、交通困难的西周时期,近似于在遥远的边陲安营扎寨。每一个封出的诸侯国,既是就近控制当地的军事据点,又是代表西周行使统治权力的政治派出机构。

——摘编自胡新生《周初大分封与宗周礼制的传播》

材料二



                 1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郡县作为遍布全国的统治机构,承上接下,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由中央任免郡县主官,使中央政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集中力量得以强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在南越、河套地区设置郡县,能有效地掌控新征服地区,完成从军事占领到行政统治的转变。郡县制开创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地方行政体系的先河,虽后世有所损益,但基本框架并未改变。

——摘编自黄栋法《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

材料三



2   西汉初期中央与地方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备注:中央辖郡15郡,王国辖郡39郡;中央辖人口450万,王国辖人口850万。

材料四   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防御力量、发展民族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的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以及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暴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压榨,引起了农民的不断反抗。

——摘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1)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将图1填写完整。并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制度的名称及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图2及文字信息,陈述西汉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解决此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产生的影响。
23-24七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
知识点:分封制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王国问题的解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局面的变化·政治家的情怀

材料一燕(今北京)等地在山水阻隔、交通困难的西周时期,近似于在遥远的边陲安营扎寨。每一个封出的诸侯国,既是就近控制当地的军事据点,又是代表西周行使统治权力的政治派出机构。

——摘编自胡新生《周初大分封与宗周礼制的传播》



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1)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政治制度名称。依据材料一,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图1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郡县作为遍布全国的统治机构,承上接下,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由中央任免郡县主官,使中央政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集中力量得以强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在南越、河套地区设置郡县,能有效地掌控新征服地区,完成从军事占领到行政统治的转变。郡县制开创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地方行政体系的先河,虽后世有所损益,但基本框架并未改变。

——摘编自黄栋法《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


(2)将图1填写完整。依据材料二,从对当时和对后世两个角度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政治、经济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史记》记载:变法前夕,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纷纷反对,认为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则认为“治世不一道(办法),便国(对国家方便)不法(仿效)古。”

《魏书》记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涉及),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4)政治家的个人品质与修养影响着改革的推进。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位政治家,谈谈你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