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3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接受了血与火的熔铸淬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站在当下,回望百年,我们把历史的长镜头对准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在寻常日子召开的、在当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的会议,无声,却有力地,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炸响了开天辟地的惊雷,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写下了光辉的起笔。

——摘编自《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共一大百年回望》

材料二   于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下面是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船只筹粮挑子
543万人30.5万幅88万辆76.7万头8500只9.6亿斤20.6万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列举两位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南昌起义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影响。材料二中武装革命者“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哪一革命道路?
(3)材料三反映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还有哪些?
(4)纵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23-24八年级上·甘肃白银·期末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前者对后者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革命者“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条道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出的怎样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哪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举一例说明。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5)“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前者对后者有何影响?

材料二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的革命者“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条道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出的怎样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哪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举一例说明。

材料四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5)“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天辟地]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的诞生表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和领导者,因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经济日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国共合作]

材料二: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

——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道路探索]

材料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历史转折]

材料四: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南昌起义”有何历史地位?“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4)材料四中“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