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1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冶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二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2021年5月13日

材料四


1司母戊鼎

2刻有文字的甲骨

3《论语》书影

4统一文字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所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写出材料一中“法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中“德治”源于这一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伦”指的是谁?造纸术的原料来源体现了什么样的现代环保理念?
(3)材料三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思想?和他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名医华佗有何发明?
(4)阅读材料四图片,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4幅图片中任选2幅图内容进行论述说明,字数120字左右。
23-24七年级上·广西防城港·期末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造纸术 张仲景及医学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有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一部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材料二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2021年5月13日

材料四   在2022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位思想家?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位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这部书”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王羲之的代表作。说一说王羲之书法的特点。
(3)材料三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思想?和他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名医华佗发明了什么?
(4)材料四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何意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思想之光】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贡献或主张。

材料二【科技之光】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一这项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图二的这本书最有可能是哪本农书?

材料三【医学之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


(3)材料三中提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文史之萃】材料四


   
(4)信息卡中的“他”指的是何人?“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间有一个传统习俗,人一出生,就会有一个属相。下面是十二生肖的甲骨文写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十二生肖的写法属于甲骨文哪一种造字方法?图中第二个属相是什么?

材料二: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等。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是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3)材料三中的元兴元年指哪一年?此后,纸逐渐取代什么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2021年5月


(4)材料四中提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根据材料,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