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
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大汉的强盛为世人所瞩目,大汉的衰亡也激励着后人不断的反思。
(1)汉武帝将西汉推向鼎盛。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项目措施结果
政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①;建立刺史制度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⑥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思想接受②的建议③,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经济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④;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了⑤的胜利

材料一: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驮着乐器、杂艺技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讲解》

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既传承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衔接,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人发展的阶段迈进。


(2)哪一事件为这条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这条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样的作用?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三:汉王朝在丝绸之路全程不同路段采取了不同措施。其中在西域南北两道,设置机构,颁布汉朝的号令,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


(3)材料三中“在西域南北两道”设置了哪一机构,“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的作用?

材料四:东汉再现了治世局面的辉煌。刘秀建立东汉后,以“柔道”治天下,颁布诏令释放奴婢,“欲归父母着,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其杀奴婢者不得减罪”



(4)刘秀建立东汉后通过材料四颁布的诏令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图一反映了东汉中后期以后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图二是哪次农民起义口号?经过这次起义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5)大汉的强盛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什么启示?
23-24七年级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王国问题的解决武帝的经济措施光武中兴张骞通西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

材料一:从历史的实际来看,“治世”多指某一时代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迅速,国力逐渐增强的社会景象。

——《中国古代的“治世”与“盛世”》

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一语,彻底实行了。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汉武帝在经济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等的专营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四: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汉初期出现的治世局面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此“计”的名称是什么?此“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等的专营”,新货币的名称是什么?为实现汉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运送丝绸的商路是谁开辟的?请你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如大月氏原在水草丰美的祁连山一带,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钢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治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摘编自《二十五史详解》

材料四   通西域以后,西部地区的苜蓿、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五   202310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贵宾。习近平指出:“‘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我们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的目的及其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图中A、B两处对应的地点或国家。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丝绸之路输出和输入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哪一机构来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谈谈该机构设置的影响。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今天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材料四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材料一中的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其中哪一职务帮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4)据材料四和所学,写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概括“一带一路”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