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9
九年级一班同学围绕“欧美国家工业化”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一:


爱迪生(1847—1931)

1831年英国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的互换。19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经过艰苦的实验探究,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随着社会对电力的大量需求,人们又建立了发电站,制造了发电机。电动机、变电器、电缆、电线等商品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进而带动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的使用对英美等国有什么影响?
【生产生活变化】

材料二:


   
图一     英、法、德 、美四国的人口增长

图二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材料三: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以上成年人识字。……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齐世荣《世界史》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18到19世纪欧美国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大众教育的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工业化过程痛与忧】

材料四:


机器时代的“享受”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3)结合材料四,概括欧、美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4)综合以上材料,思考欧美国家工业化发展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3-24九年级上·陕西宝鸡·阶段练习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电气时代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九年级一班同学围绕“欧美国家工业化”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一:1831年英国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的互换。

19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经过艰苦的实验探究,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随着社会对电力的大量需求,人们又建立了发电站,制造了发电机。电动机、变电器、电缆、电线等商品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进而带动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摘编自教参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的使用对英美等国有什么影响?

【生产生活变化】

材料二:


材料三: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以上成年人识字。……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齐世荣《世界史》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18到19世纪欧美国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
(3)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英国、法国在1870年后推行义务教育的原因。

【工业化过程痛与忧】

材料四:

18323月,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斯诺博士的理论和实验使人们初步了解了霍乱的根源,这就是水的污染。……自工业革命爆发以来,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每天排出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了许多河流,其中,首先当推泰晤士河。……举世闻名的“雾都”伦敦之得名,恐怕与1819世纪的工业化密不可分。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材料五: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日益不满。……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4)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欧、美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5)综合以上材料,思考欧美国家工业化发展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工业革命来说,英国发明了最重要的蒸汽机,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被德国拔得头筹。……美国不仅发明了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从惠特尼的互换技术、福特的大量生产到泰勒的现代管理。正是依靠这些革命性的“软件”技术,美国由一个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转移的情况,并分析美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的原因。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领先,遍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电动机和发电机,18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到1920年代,美国工业产量增长近一倍;汽车、建筑和电气工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支柱。

——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三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蒸汽机车                                     图2贝尔和他发明的电话                              图3早期汽车


(1)材料一中三幅图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动力或新能源的应用?这些发明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三: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3)作者为什么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4)综合以上材料,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