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85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   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除去那些人为的灾害障碍。……而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则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发挥了作用,进可攻、退可守,又能乘虚先取巴、蜀,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根据材料二、归纳“地利”“人和”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说明“秦国自身”的其他“有利因素”。

材料三   秦汉历史大事记(部分)

秦朝统一中国
建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派兵开凿灵渠
秦末农民大起义
汉朝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实施“推恩令”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张骞出使西域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3)选择大事记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观点: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选择的历史事件:派兵开凿灵渠,张骞出使西域。
论述: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此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可见,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得到很大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大,边疆愈加巩固。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知识点:春秋争霸的评价七雄征战秦朝的建立王国问题的解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统一多民族国家在秦汉时期得到了的建立与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材料三   秦汉大事年表(部分)

秦朝

西汉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齐,统一六国

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秦始皇开始确立中央集权制

公元前167年

汉文帝废除肉刑
秦始皇统一文字

公元前158年

汉景帝将田租减半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公元前127年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220年

秦始皇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公元前124年

汉武帝兴办太学

公元前215年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征匈奴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征发50万军民戍南越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通西域

公元前212年

秦始皇坑杀儒生

公元前117年

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


秦始皇建阿房宫

公元前113年

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

(1)把以上历史形势图按照时序排列;并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面对分封王国带来的问题,秦朝和西汉统治者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3)选择材料三中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至少要选择三个史实)

参考示例:观点:秦始皇采取多项措施,巩固了统一政权。选择的史事:秦始皇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秦始皇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征匈奴、秦始皇征发50万军民戍南越。论述: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统一文字为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秦始皇促进经济交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制度。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又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总结:总之,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秦汉四百余年的孕育与熔铸,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秦国与六
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失败互有胜负
秦孝公至秦王嬴政即位65次58次3次4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国与六国交战中胜多负少、成为实力最强国家的原因。

材料二     统一后的秦朝实行郡县制,首先是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的。长期采用官僚制使贵族势力不断地削弱,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拒绝分封制。其次,实行郡县制可以加强秦朝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管理,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够很好地调动一切资源,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镇守边关,进而巩固统治。

——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找出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原因。(写出一个即可)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王朝为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创立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加强了西域、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匈奴大部分的内徙和汉化,少部分羌人的归服和内徙,对形成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自杨东晨 《论秦汉王朝向西方开拓政策的成败与得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为“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而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