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6
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以“国际体系”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国际殖民体系】

材料一:15世纪末到18世纪,一方面,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另一方面,欧洲人开始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摘编自冯国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殖民体系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同非洲、美洲之间贸易扩大的相关事件。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的主要途径。
【国际分工体系】

材料二:

时间

主要类型

概况

18—19世纪中期工农业国际分工形成了以宗主国为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农业国为附庸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工业内部国际分工重化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在西方与亚非拉之间的国际分工

——摘编自罗绍彦《清华大学学报论国际分工》


(2)指出18—19世纪中期国际分工中的最大受益国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产生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并谈谈这次国际分工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国际发展体系】

材料三:


                    图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                         图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                                                                                  图C:华盛顿会议
(3)依据材料三两幅地图,指出德国地图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C会议召开的背景,评价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国际秩序。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际体系的因素。
22-23九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只有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起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才能实现各国共同发展。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以“全球化与国际治理体系”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西方的殖民体系】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8世纪,一方面,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另一方面,欧洲人开始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摘编自冯国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殖民体系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同非洲、美洲之间贸易扩大的相关事件。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的主要途径。
【西方的治理方式】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领土”为例,概括法国是如何通过《凡尔赛条约》“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法国“追逐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当前)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3)材料三图B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依据材料三图C,概括“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等国掀起的逆全球化产生的影响。
【中国的治理主张】

材料四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爆炸式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对世界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构建“普适正义之道”的全球治理体系?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50—1850年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22.95.45亿
1750年19.213.11.630.97.28亿
1850年22.78.15.135.111.71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两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二:

时间内容
16世纪开始早期殖民扩张:有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8世纪中期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自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下面是C919大型客机示意图(不同系统及零部件的生产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市场)

(2)根据材料二表格第1~3栏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表格第4栏、第5栏的内容,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征。

材料三: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动辄以自由贸易大棒,以所谓的国际利益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他国进行贸易制裁,公然践踏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逆全球化潮流而动,遭到国际上多数国家的谴责和抵制(如下列漫画)。

(3)根据材料三图文和所学知识,指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发展的突出表现。
(4)针对材料三中漫画反映的现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
国际贸易既反映世界经济走向,又折射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世界贸易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走向整体】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上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这样,由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商业革命,通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把原先半封闭的地区性经济联系起来……

——摘编自《世界通史教程】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美洲的烟草、可可”主要是通过材料一图中哪条线路到达“欧洲市场上”的?(写出序号即可)根据材料一,分析“地理大发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关系。

【曲折发展】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材料三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结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前,近代中国政府对外贸易入超本已成为社会常态和趋势。但是自从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入超情况更加严重,1926—1929年入超数控制在250000000关两左右,到了1930—1933年猛增到556605240关两……大危机过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开始萎缩,中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殖民地附庸,情形当然也不例外。

——摘编自罗红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入超激增问题研究-以1929—1933年经济危机背景为中心》



(3)根据材料三中图,概括1926-1932年世界贸易发展状况。根据材料三中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中西方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

【迎接新挑战】

材料四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正在发生激烈转变。一方面,过去延续了五、六十年的贸易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发生逆转……另一方面,美国一改过去40年作为经济全球化旗手的角色,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反对者,并越来越露骨地打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赵红军《中国主动应对人世冲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4)材料四图中组织的成立对世界贸易发展有何重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快谈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下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