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2022年颁行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作了明确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唯物史观】

材料一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碑的一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1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这块碑的另一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427日,斐迪南·麦哲伦死于此地。此后,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9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改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时空观念】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地图



【历史解释】

材料三1913-1937苏联(俄)工业增长示意图



【史料实证】

材料四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纽约失业游行队伍


【家国情怀】

材料五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利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足专制政府还是其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的一生仍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1)材料一中纪念碑两面的文字对麦哲伦分别作出怎样的评价?
(2)对比两图,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观察点,说明前后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任选其中一个时间区间,以史实说明工业发展变化的原因。
(4)请写出罗斯福政府在大危机时期采取的一项措施,并说明是怎样解决失业工人问题的?
(5)材料反映了马克思哪些高尚品质。
23-24九年级上·全国·期末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凡尔赛条约》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4至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思想、经济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碑的一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这块碑的另一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死于此地。此后,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改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据材料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时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开始?
(3)纪念碑两面的文字对麦哲伦分别作出怎样的评价?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两项技术分别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个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条件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历史事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产生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的欧洲,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据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人们对青春的赞美是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体现?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写道: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达。芬奇说:好人的天生的愿望是知识。米朗多拉说:至于我,决心探讨所有的观点,研究一切知识。“”不了解一切知识,就不能提出个人观点。拉伯雷在其作用《巨人传》里,相信人类可以用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武装成巨人,而这样的巨人能够摧毁黑暗势力,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摘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史》


(2)根据材料二回答,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什么知识观念?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一知识观念的提出对当时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碑的一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4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这块碑的另一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427日,斐迪南·麦哲伦死于此地。此后,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9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改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4)材料三中纪念碑两面的文字对麦哲伦分别作出怎样的评价?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商业复苏,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与封建领主斗争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取得自治地位。城市居民在工商业活动中产生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些异质的东西导致封建社会走向瓦解,推动了14世纪中叶新的文化的产生。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坡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碑的一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4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这块碑的另一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427日,斐迪南·麦哲伦死于此地。此后,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9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改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四   这次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材料五   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的燃煤造成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摘编自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出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封建领主斗争的常用手段。材料一中的“14世纪中叶新的文化的产生”与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直接相关。
(2)在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
(3)材料三中纪念碑两面的文字对麦哲伦分别作出怎样的评价?
(4)材料四中“13个州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5)据材料五,概括19世纪英国城市发展给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