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中国五千年文明厚重悠长,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国少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起源】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图1


(1)诗中的“神州轩辕”是谁?据材料写出其贡献。“天下为家”,开始于哪一朝代?图1为我们生动展示的文字是什么?
【朝章国典】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



                                                     图2
(2)“立七十一国”是通过哪种制度实现的?据图2指出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名称。两种制度一种是放权,一种是集权,却有着相同的目的,试分析其共同目的。
【济世经邦】

商鞅的变法使得“民得卖买”耕地……通过向国家贡献粮食,人们可以取得爵位。取得爵位可以不同程度的免除劳役和税赋……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图3

(3)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两项内容。图3体现了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岐黄薪火】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4)指出图5著作的作者以及后世对他的尊称。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中医发展的特点。
22-23七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
知识点:炎帝与黄帝分封制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张仲景及医学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非常悠久,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约10000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时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摘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根据图1分析中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找出谁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远古人类?
(2)根据图2所述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历史有何意义?北京人使用什么工具狩猎和采集?后来在同一地点出现的哪一远古人类懂得了人工取火?他们在体貌上与北京人有什么不同?
(3)材料二中的农业产生和发展中,其中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哪种农作物?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这一时期的远古居民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不同?
(4)材料三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写出传说中他的一项发明。由于他对中华民族杰出的贡献,后人尊崇他为什么?在他之后出现的尧、舜、禹是相继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你认为他们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以上材料能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呈现什么特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