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类重要会议报告文本中,持续传递出对人民的关注,“人民”一词出现的频次高达2113次,居于首位。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具备人民性特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西方只强调利益集团利益、为谋取选票不惜被资本绑架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超越党派利益的并持之以恒地将人民作为一切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使命型政党。在2022年10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共二十大上再次强调:“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依据所学,分别列举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此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做的努力是什么?
(3)“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船划出来的”结合这两句话和上述材料及问题,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最终能成为新中国执政党的原因是什么?
22-23八年级上·河北廊坊·期末
知识点: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重庆谈判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淮海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
(2)最早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改革最先从哪个省份开始试验的,然后在中央的指导下逐步推动的?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15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结合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指出,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于何时?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第一部宪法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推进改革开放的主体是什么?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我党早期“农民运动之王”的毛泽东,心中十分清楚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熊华源《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材料三:这奇迹、是我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设备,自己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的。……大庆人……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石油企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1964101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请写出两例。
(2)材料二中“报喜”的场面与哪次重大社会变革有关?
(3)材料三中的“奇迹”体现了“大庆人”的什么精神?“大庆人”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请写出一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并最终走上了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请问建国初期国家实行的什么方案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一时期我国取得许多经济建设成就,请列举两例。

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4)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