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摘译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道家主张的方正且自然,廉洁但不伤人,正直但不能无所顾忌,光明内敛的处事原则,是“厚德载物”思想的最好诠释;墨家提出和谐社会的构建分为尚贤、节用、兼爱三个层次;儒家所主张的以“仁、义、礼、智、信”为伦理基础的价值观念,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是解决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的济世良言。

——摘编自谭苏《轮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所属的史料类型,并概括孔子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道家和墨家的思想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意义。
22-23七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
知识点:孔子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像

就当时而言,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而封建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教育从原来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学在民间”。知识分子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民族观日渐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并逐渐发展成为各族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政治理念,它不仅直接推动着汉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而且也直接推动着中国古代各民族朝着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

——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民族民族观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一,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中华大地……无不染儒风”的主要原因。概括西汉儒学传播的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探究材料,走进百家争鸣。

材料一: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整理

材料二: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易中天

材料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道德经》

材料四: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谭风雷《对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几点分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百家争鸣产生的时代背景。
(2)请写出材料二中三位人物对应的学派。
(3)根据材料三,概括老子的政治主张。写出老子创立的学派。
(4)根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两点即可)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据材料二,“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孔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百家争鸣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