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
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材料二   1974年冬天,河北省平山县发掘了几十座古墓葬,其中一座古墓出土了九鼎(见下图)。随葬器物上的铭文,证实古墓的主人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诸侯王,名字叫“错”。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啁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等。

——据互联网整理



(1)鼎主要有哪些用途?
(2)春秋战国时期的鼎有哪些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说明这一特点的原因。
(3)墓主人使用鼎的数量符合西周的用鼎规范吗?请说明理由。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墓主人用鼎的历史背景。
(4)用鼎制度反映了哪些史实?
22-23六年级上·山东淄博·期末
知识点:分封制青铜器 王室衰微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9分)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于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1)材料中反映出了哪些大史实?写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名称。

文化符号二:丝绸

“红绸之路”开辟之后,中原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铸铁、穿井、造纸等技术逐渐传到了西域、中亚和西亚。西域、中亚和西亚的良种马、毛织品,植物如核桃、石榴、胡罗卜、大蒜、苜蓿等也陆续传到中原。自汉至唐的近千年,“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结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据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


(2)结合所学知识,哪个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汉朝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文化符号三:中医

两汉时代被称为中国医学体系的奠定和形成时期,这是因为中医史的三大医典,和三位师祖中的两位都出现在两汉时期。


(3)材料中“三位师祖中的两位”请任意写出其中一位,并写出他的代表性成就。
(4)在新时代下坚持文化自信,你认为今天该如何传承并发展传统文化符号?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