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
学校举行“近代列强的侵略”项目式学习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实证——中外形势】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当时,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摘编自高中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外形势。
【历史解释——侵略罪行】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史上列强的侵略罪行。
23-24八年级上·福建南平·期中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背景俄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辛丑条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欧的庄园中,农奴要去领主自营地劳作而无任何报酬。这种生产方式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欧洲农业对畜力的需求比较高。很多贫穷的农户根本没有耕牛,只有向富裕的农户租用耕畜。……政治环境方面,比如英法之间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德意志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大小战争不断。所以,中世纪西欧农业十分落后。这种状况,客观上却逐渐加速了西欧庄园经济和农奴制的瓦解。

——摘编自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英国商人掌握了全部对外贸易。东印度公司(1600年),专营从好望角到东方一些国家的贸易,成为英国向海外扩张侵略、殖民掠夺的工具。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5世纪70年代起到16世纪上半期,圈地运动出现高潮,产生大量资本主义性质农场和牧场。在英国,农、工、商资本主义因素同时发展,互相促进,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原因。

——孙秉莹等《世界通史纲要》

材料三   整体看来,法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到1872年,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的工人只有2.9人,即使在工业集中的巴黎,也不过为4人,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业企业为数极少。……大革命后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地位,这一传统给大工业的发展和集约式农场制的发展投下了阴影。正由于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能力不强,使得小农分化过程相当缓慢,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世纪西欧农业落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法国近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综上,就农业问题提出一个观点。
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洋务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871年巴黎公社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民族危机迫使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不得不对西方刮目相看,开始着力了解研究西方国家,相继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官政平《浅论中国近代的对外开放思想》


(1)请为材料一拟定一个主题。
(2)根据材料二回答,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在内忧外患中,中国进行了哪些有利于近代化的探索?
(4)综合上述材料,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涌现出进步潮流”,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