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0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材料一:18世纪中期,世界上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世界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材料二: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生产高涨。与此同时,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

——摘编自《世界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材料三: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但需要一个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我们不能走这条道路,因为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就要失败。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1928年10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该计划超额完成。

(1)材料一中“这场革命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血雨腥风”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中的“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例加以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首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重工业的重大举措。
22-23九年级上·湖北随州·期中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电气时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的工业化强国之梦”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艰难起步】

材料一   因为洋务运动是个双向活动,即中国学习西方,接纳西方文化,西方各国向中国传授先进技术,协助中国建立西式的工厂、学校、机关……所以它的成行还必须具备另一个重要条件:西方列强的意愿。但这毕竟也与中国的国情需要“里应外合”了。


   

——摘编自高路《洋务运动发生的必然与偶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里应外合”的角度,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材料一中的图A、图B和图C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实践活动?
【曲折发展】

材料二


图D 近代民族工业新增情况

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

--摘编自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工业在图D所示历史阶段获得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民主革命进程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

——摘编自萧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面向未来】

材料四   1978年至2000年,我国工业化全面开放,多元协调,乡镇企业暴发式发展;2000年以后,我国工业化着眼外向,融入全球,制造业快速壮大发展。2022年,中国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4)根据材料四,结合相关史实,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工业建设的认识。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但需要一个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但我们不能走这条道路,因为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927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192810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34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该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 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到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材料三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的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购买世界市场上先进设备,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没有走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概括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状况。根据上述材料探究其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积极探索,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同时也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水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中国建设工业化道路和苏联工业化建设有和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四   提起“十三五”规划,不禁想到"一五"计划……仅仅三年,国民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在进一步建设的探索中,执行“一边倒”政策的中国共产党,很快学习了苏联模式——“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投资总额为四百二十七亿四千万元。其中工业的投资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单位的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


(3)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一五计划”顺利完成的原因。

材料五   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它正式确定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明确提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4)材料五中,第一部宪法在经济方面有何政策?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怎么看待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