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8 组卷14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
2014九年级·重庆·专题练习
知识点:中华民国的创建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摘编自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二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党多次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力地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使全国很快形成抗日反蒋浪潮。这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转变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在全面反日浪潮前,蒋介石陷入了极端孤立的境地,不得不考虑打起民族斗争的旗号。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纸御外辱、捍卫民族独立成为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最迫切任务。英美等国从其本身利益出发,采取了支持国共合作的立场,不能不影响到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这就在客观上为国共合作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郑旭东《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及其特点》

材料三   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北平),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
(2)据材料二,概括国共两党能够再次实现合作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出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