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2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粮食产量/亿吨)

图一                       图二                            图三

——摘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变化》

材料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次年,国务院宣布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到1984年,又把农村行之有效的承包制引入企业改革中,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进而改为股份制。

——摘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三所示粮食产量变化是得益于哪一项制度的实行?并分析这项制度的实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22-23八年级下·福建厦门·期末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

材料二:1978年,中央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次年,国务院宣布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等。到1984年,又把农村行之有效的承包制引入企业改革中,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进而改为股份制。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圳特区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摘编自杨洲、张栋《城市中国》


(1)材料一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二个奋斗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指出这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
(2)材料二中“农村行之有效的承包制”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严重缺陷。为了改变当时的状况,中央政府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析“深圳特区”设立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特区”的历史地位。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

——《宋书》

材料二: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北洋军阀政府较之晚清政府,明显地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色彩。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利用掌握的部分权力,制定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继续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次年,国务院宣布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等。到1984年,又把农村行之有效的承包制引入企业改革中,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进而改为股份制。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这一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
(2)材料二认为“民族工商业的继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对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有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当今国际经济背景分析,进入90年代后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综上所述,概括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但我们应该更恰当地认为1978年是21世纪的开始,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当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虽然它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在1978年,中央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次年,国务院宣布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等。到1984年,又把农村行之有效的承包制引入企业改革中,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进而改为股份制。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指出“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请结合当今国际经济背景分析,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结合所学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以“改革”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