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6
学校开展“战国时期的形势变化及社会改革”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变化】

材料一



【商鞅变法】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大夫(桑弘羊)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chì,整顿)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非鞅》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形势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政治、经济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桑弘羊、文学对于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评价?
23-24七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
知识点:春秋争霸的评价合纵连横商鞅变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