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5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主题一】法治一脉相承

材料一



                       图A 国王统而不治

以《查斯丁尼法典》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摘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以来,图A国家所确立的政体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此政体对该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主题二】法治稳固国基

材料二   这一文件正式宣告解除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控制,并升华为一部革命性的宪章——它旨在将美国人团结在自由之旗和共同意愿之下。……“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文件中的历史》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这一文件”的作者是谁?文件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
【主题三】法治保障人权

材料三



                              图B 《人权宣言》                                                                                                  图C 拿破仑▪波拿巴
(3)材料三图B《人权宣言》中的“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针对什么制度提出来的?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拿破仑为什么说他的《民法典》是“不会被人忘却的”?
【主题四】法治推动进步

材料四


   
                    图D 美国内战时期的海报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你说明《解放法令》和《解放宣言》的颁布分别怎样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综上所述,从以上各国的法治建设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3-24九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787年宪法》南北战争的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法治是国家治理理政的重要方略。某校九年级(1)同学以“世界法制之路”为主题展开活动,请你参与。
【欧洲溯源】

材料一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摘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原因,并简述《拿破仑法典》的作用。
【各有千秋】

材料二

“光荣革命”(宫廷改变)后的英王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编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2)这场革命后的英王地位有何变化?依据材料二,归纳《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你怎么看这一宣言?

材料三   中国1978年以后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次并最终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转型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中国社会转型涉及面之广,改革程度之深,都是史无前例,这也增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的难度。

——人民网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1978年以后社会转型依次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理论)三个层次各有何表现?
【法治之思】

材料四

表1:二战以来世界及各洲现行

宪法国家与法治入宪国家数量表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195个国家现行宪法中,“法治入宪”总计有139个国家。毫无疑问,这展现出来的正是一个长达70年的全球性的“法治入宪”浪潮。

——程燎原《现代世界各国的“法治入宪”:一个全球性的法治化浪潮》


(4)据材料四,简析全球性“法治入宪”浪潮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世界法制历程的发展,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摘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

材料二   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编自[法]薛纽伯《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四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五   以下青岛某校李华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学习笔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4)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这两部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三者之间有何关联?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法制建设历程说明了什么?
法治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摘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原因,并简述《拿破仑法典》的作用。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独立宣言》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材料二中《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为什么这些诉求到1862年又以法律形式重新提起?

材料三 下面是李华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1986年 颁布《中华人民具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020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撰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3)材料三中,1954年宪法为什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的法制建设历程说明了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