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
报刊和杂志是研究近代历史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因为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和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全然相反,一个重在平等精神,一个重在尊卑阶级,万万不能调和的。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1917年5月1日

材料三   午后一时许,各校学生结队数千人在天安门集,各执白旗大书:誓死力争,青岛不争回,青岛毋宁死,取消二十一条等语,此外尤多激烈之词。步军统领李长泰闻信亲莅天安门,约各校代表说话,代表说明志在争回青岛,绝无扰乱秩序之事发生。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


(1)材料一图1所示报纸的创办与哪一政治改革有关?
(2)材料一图2是哪一政党的机关报?该报纸传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认为如何才能巩固共和?为了巩固共和,陈独秀等人开展了什么运动?
(4)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运动的场景?为何称此次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报刊、杂志的作用有哪些?
23-24八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3000 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 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结成社会主义团体,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陈独秀在上海分别组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时,他们还提出“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的号召,不少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革命道理,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补习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金冲及《五四运动: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材料四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认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联系。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微文》

材料四: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孙中山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阐发的“三大主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一人冠冕”指的是什么事件?为“戮此民贼”,孙中山作了什么努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洗刷国民脑子里的旧思想,掀起了哪一运动?这场运动标举哪两大口号?并说明这一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所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政党是什么组织?这一政党通过那一机关刊物宣传政治思想?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在这一运动中除了陈独秀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