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像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策动第一次大革命的是秦国的领导人嬴政…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钟文典《桂林道史》

材料三   



(1)秦始皇在哪一年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图中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23-24七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
知识点:秦朝的建立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材料二   


材料三   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材料四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货币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秦始皇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材料三   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商君”是怎样推行改革的?结合所学知识,请全列举一例“商君治秦”在经济上的具体做法。
(2)材料二所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认为“民之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由此,他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的主要历史功绩。根据材料三,分析秦朝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4)材料四中汉景帝的观点是什么?在实践中,他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政府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美国)1933年开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政府修建16条水坝和众多的发电厂。这一系列工程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和众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落后的地区变成富庶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九倍。

——朱汉国、马世力主编《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2)“七七”事变标志中国抗战进入哪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阶段“内地”工业发展的特点。(不能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水利工程”修建时在位的美国总统是谁?根据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变富庶的原因。
(4)材料中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