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3
军费与财政密切相关,把握历史的关联性才能更好地解释历史现象。

材料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

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
23-24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太平天国的兴衰洋务运动的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帝国的沦丧

材料一   18403月,英国政府宣布“远征”中国,6月侵略中国的“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到达中国,侵略军有兵船16艘,运输船28艘,士兵约4000人,后增加到10000多人。

材料二   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又北上攻占浙江定海。接着,英国陈兵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惊慌失措,连忙派大臣与英国谈判,后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此后两年中,英国侵略军不断扩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材料三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材料四   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

材料六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七   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材料八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在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结合课本知识中所述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2)说一说材料一二中的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课本,说一说材料三说的是什么事件以及其影响是什么?
(4)结合课本知识说一说俄国为什么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5)材料五、材料六说的是什么事件?最终结果是什么?说说其具体内容?
(6)材料七中的“最恨和约”,和约指什么?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武汉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经历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艰难时刻,为全国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历史上,武汉从来都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依然是英雄的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的武汉】

材料一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与第一批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相比,有什么影响?
【工业城市】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革命中心】

材料三   武昌起义的示意图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材料中的观点“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英雄之城】

材料四   民国十五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将旗帜插上武昌城头。.......从珠江流域达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材料五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在与日军主力部队相持近四个月后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场革命运动节节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