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5
文化艺术丰富心灵、点缀生活;科学技术畅想未来,点燃希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正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2021513日《新华社微博》

材料三:航空航天成就一览表

飞船时间航天员标志(意义)
神舟一号1999无人飞船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神舟五号2003杨利伟
神舟七号2008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神舟十五号2022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1)材料一中“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局面)?“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其中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哪一学派?
(2)材料二中“医圣”编写的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著作是什么?东汉末年发明了“麻沸散”的名医是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屠呦呦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发了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表格①②里的相关内容。
(4)根据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迪?
2023·辽宁营口·一模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张仲景及医学成就航天事业的发展青蒿素的发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成就举世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字的演变(见图)


(1)图1为商周时期刻有文字的兽骨,这种文字史称什么?图2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道家、墨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发表各自看法和主张的局面史称什么?西汉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材料三   正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2021513日《新华社微博》


(3)被称为“医圣”的是谁?他的什么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材料四   宋代两项科技成就(见图)



(4)请写出图中两项宋代科技成就名称。

材料五   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明长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长城沿线)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5)据材料五,概括长城的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促进发展,科技改变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目前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一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二   1956年,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听取了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的汇报。中共中央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的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中国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航天员第一次手控交会对接试验,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


(3)材料三中“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的标志是什么?2008年9月,“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是谁?

材料四   屠呦呦团队在《柳叶刀》发表论文提到,截至2020年3月12日,非洲疟疾流行地区已出现新冠病毒输入病例,“鉴于该疾病的传染性潜力及其会对控制疟疾行动造成的破坏,除了全球各国应保持共同警惕外,该区域国家还要观察本地疟疾流行的情况,并采取额外的防范措施。”


(4)材料四屠呦呦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发了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是什么?

材料五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习近平


(5)根据材料五及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三:日本学习、改进中国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唐人的打马球、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传入周边地区。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