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5
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生产进步】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产生的影响。

【变法革新】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秦与六国交战情况统计表(公元前356~前221年)
秦与六国交战战争结果
全胜失败互有胜负
65次58次3次4次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相应措施,并概括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

【百家争鸣】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西周已经存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孔子


(3)依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谈谈你的认识。
22-23七年级上·陕西榆林·期中
知识点:铁犁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孔子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