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9年根据这一宪法成立的联邦政府一个长期稳定的强有力却不专制的中央政府取代了以前松散的软弱无力的联邦政府并成为美国迈向现代化的起点。在宪法制定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张进铭《论美国宪法和建立联邦政府对美国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内战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粉碎了奴隶主的政治势力,消灭了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并为黑人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三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1)材料一中的“这一宪法”指的是哪一部宪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黑人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文件是什么?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大手术”的实质。
(4)综合上述材料,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概括出一个历史推论。
22-23九年级上·河北邢台·期末
知识点:《1787年宪法》南北战争的经过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国内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就是最现实的证明。据统计,1826年—1839年的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19次,1845年—1854年平均为35次,1855年—1857年平均为63次,1858年—1860年平均为101次,而仅1861年一年就多达1176次。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ecovery)和教济(RelieD。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摘自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1)根据材料一分析俄国当时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危机?有学者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请说明其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什么改革的主要措施?措施中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4年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政治方面,……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使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得到暂时缓和。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各国摆脱了战后混乱的局面,工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 Dea),其核心是三个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摘自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材料三   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西方经济变得一团糟。与此同时,苏联的五年计划经济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经验虽然伴随着严格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与哪一国际秩序的建立有关?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2)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对应“复兴”的具体史实(内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苏联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