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图B 中国原始农耕重要遗址分布图
(1)观察图A、B,指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的分布特点。请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生产工具主要经济形式生产关系

图C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采集和渔猎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

图D 半坡人使用的石器
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
(2)依据材料二,指出表格中远古人类主要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并据此说明原始时代的生产关系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

材料三   2022年4月5日上午,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拉开序幕。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声,9响钟鸣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身着各族服饰的少年儿童齐声吟唱《黄帝颂》,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感恩之情。



(3)依据材料三,分析海内外华人清明齐聚祭拜炎帝和黄帝的原因。
22-23七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
知识点:北京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45日上午,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拉开序幕。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声,9响钟鸣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身着各族服饰的少年儿童齐声吟唱《黄帝颂》,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感恩之情。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内外华人清明齐聚祭拜炎帝和黄帝的原因。

材料二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争霸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扫六合”的时间以及历史意义。
(4)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要求,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大力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请指出任意两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
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的重要目标。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图一中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图二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图三山顶洞人的骨针

图四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

【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

材料三

生产工具主要经济生产关系

图五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采集和渔猎       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

图六 半坡人使用的石器
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家国情怀】

材料四   清明节,上万名海内外华人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祭拜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3000多人在陕西宝鸡公祭炎帝神农氏。据了解,参加公祭黄帝活动的台湾同胞代表达700人。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祭祀黄帝活动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如今,黄帝陵每年都要接待数十万名谒陵祭祖的中华儿女。

——据新华社相关报道


(1)观察图一、二,指出中国远古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的分布特点。请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2)观察图三、图四,请分别说出从每幅图片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
(3)读材料三,指出表格中远古人类主要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时代的生产关系是“野蛮”还是“文明”?请说出理由。
(5)材料四中,海内外华人齐聚祭拜炎帝和黄帝的原因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