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9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近代化的探索”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自救】

材料一:

   

   

自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图A军事工业的创办者。依据材料一概括“自强运动”的目的,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变法图强】

材料二: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增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及时兴办商务。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康有为及其同志”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政的措施。

【革命布新】

材料三:《孙中山早年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主要事迹
…………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

(3)依据材料三概括1892至1905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对近代化的探索有什么认识?
22-23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内部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为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名称地址
强学会北京
上海强学会上海
南学会长沙
农学会广州
兴儒会瑞安
励学斋西安
蜀学会成都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了哪些方式?由此在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材料三: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年10月10日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
(3)材料三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四:

陈独秀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1902年赴日本考察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
(4)根据材料四表格内容,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三   孙中山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材料二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请写出戊戌变法中湖南籍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参照欧美哪一法律文献的基本原则制定出来的?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三】孙中山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请写出戊戌变法中湖南籍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