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浑源李峪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有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材料二   就百亩田地来说,春秋时期“种地好的能养活七人”,但到战国之初,“种地好的能养活九人”。土地生产力增加28.57%,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人口更大幅度的增加。

材料三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王命不行”,战国时期“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据许倬云先生统计,春秋259年间,就《左传》记载,共计大小战役1200余次,和平时间为78年;战国的242年中,共计战役460余次,和平时间89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产力发展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史实在思想文化上有什么反映?
22-23七年级上·河南濮阳·期末
知识点:铁犁牛耕的使用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兼并战争】

材料一       见图



(1)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根据上图所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两场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判断图中A、B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两国。

【经济发展】

材料二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进一步推广,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2)材料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势力的增强?

【制度变革】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中的“商君”指的是谁?“坏井田”是指他在经济方面废除了哪种土地制度?

【学术繁荣】

材料四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4)材料四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