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成立,《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争端在提交某种程序解决之前不得诉诸战争。1928年的《非战公约》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之工具”。但是,这些努力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摘编自张加犁《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尽管在宣言上签字的26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参加战争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之下,终于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现了世界现代史上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大联盟的建立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要求,为后来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摘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开端,尽管联合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受到大国政治的相当多的制约,但它在抑制战后国际冲突恶性发展方面从总体上讲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胡德坤、韩永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1)据材料一,概括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国际争端。结合所学,指出“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经济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宣言”的名称,并概述“宣言”发表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用史实说明联合国面临的制约主要是什么,并概述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维护世界和平的策略有哪些。
2023·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国际联盟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深刻反思战争,才能以史为鉴,珍爱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

——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二十世纪,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的苛刻条件不论对胜利者还是战败者来说,其后果都是危险的。德国是一个大国,有恢复元气的巨大能力,没有什么能阻止这一点。

——《美国通史》

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

——《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简述材料二中《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德国、华盛顿会议对美国和日本的影响。

材料三

国际联盟职能

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国联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联合国家宣言》内容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指出: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国际联盟的宗旨和《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反思历史以寻求战后维护和平的体制与机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国际联盟未能在1939年制止战争的爆发……盟国的政治家长期以来一直都认识到有必要成立一个(可替代国际联盟的)新的组织。

——摘自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经过多年谈判,这个国际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一年后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它使贸易和投资日趋规范化、机制化,极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规模从1990年的34380亿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52250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据材料一,分析推动世界“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政治家反思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组织”及其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两个“新的国际组织”的做法共同体现的历史潮流。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顺应上述历史潮流的事例。(提示:所举事例中的“面临的问题”须是全球性问题,且不得取材于上述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并引起国际格局的重要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两大国家集团的对抗……主导了战后国际关系。这是一种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格局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世纪全球史》

材料四   从1989年东欧剧变与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被突兀地提了出来。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场世界性战争?此战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战役是什么?这场战争后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的“非战非和的状态”,是对哪一政策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新格局”指的是什么?中国在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努力?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