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材料三: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


(1)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对外交往”的具体史实两例。
(2)材料二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政策?“一口对外通商”指的是哪里?该政策的“消极作用”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对外交流的认识。
2023·吉林松原·三模
知识点: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对外交流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动力,反之则会起阻碍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受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材料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列。谈谈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的交往有什么特点?郑和的远航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四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政策的推行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
(5)通过对以上相关材料的学习和理解,你有何感想?
对外交流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具体史实。

材料二: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朝对外贸易集中在海路的客观原因。结合所学回答宋朝为推广海外贸易设立的机构名称。

材料三: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3)材料三反映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评价该政策?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对外交流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