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1
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在工业、外交和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振华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开展以“中国智慧”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根据文献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并分析其作用。
2023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工业化建设方面,选择了与苏联类似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能帮助中国在较短时期内快速建立全面工业化的基础,将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此外,新政权急需发展的国防工业也需要重工业的支持。同时,国家通过三大改造把私有经济纳入计划轨道,支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

——百度《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并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式”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材料二   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千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到1987年,在生产领域中,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改革前的120种减少到60种;流通领域中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从改革前的188种减少到23种。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和方式得到调整与改进,小商品和计划外商品都由市场调节。价格、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简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为增强企业活力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中国梦”,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人梦】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们分别实现了什么样的“主人梦”?
【国安梦】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跨过鸭绿江的是谁?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复兴梦】

材料三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3)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开放梦】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5)通过以上学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中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