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初中国放弃了因长江之利而对航海开放的南京,却定鼎北京,作为一个经济世界,庞大的中国无可挽回地完成了中心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它背离了应用大海之便开展经济和扩展影响的方针……不管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许无意,它一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个时分,中国在抢夺世界权杖的竞赛中输了一局。

——摘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都城的选址在整个国家宏观视角下,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政治选择,而将所有选择原则归结到一点,就是保证长治久安。长治久安的内涵不仅在政治上号令全国、文化上拥有根基、经济上保障供给、军事上实现自保,均在其中。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明朝迁都北京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当时怎样的世界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因素。
2023九年级下·天津·专题练习
知识点:明成祖加强君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都城见证一个王朝的辉煌与沧桑,谱写一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5世纪初中国放弃了因长江之利而对航海开放的南京,却定鼎北京,作为一个经济世界,庞大的中国无可挽回地完成了中心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它背离了应用大海之便开展经济和扩展影响的方针……不管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许无意,它一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个时分,中国在抢夺世界权杖的竞赛中输了一局。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   都城的选址在整个国家宏观视角下,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政治选择,而将所有选择原则归结到一点,就是保证长治久安。长治久安的内涵不仅在政治上号令全国、文化上拥有根基、经济上保障供给、军事上实现自保,均在其中。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15世纪初迁都北京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迁都的世界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古都洛阳为例,说明定都于此的原因。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选自《秦汉史》

材料二   15世纪初中国放弃了因长江之利而对航海开放的南京,却定鼎北京,作为一个经济世界,庞大的中国无可挽回地完成了中心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它背离了应用大海之便开展经济和扩展影响的方针……不管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许无意,它一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个时分,中国在抢夺世界权杖的竞赛中输了一局。

——摘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西汉采取了哪一军事举措巩固了西北边疆?
(2)材料二中“定鼎北京”的是谁?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认为明朝迁都北京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清朝为例说明“入侵者总是被完全地中国化”。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发展,并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摘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环顾当时的世界……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通过独立战争,美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其发展扫除了障碍。它的胜利给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巨大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参

材料四: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头号强国的英国很快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上)


(1)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的“障碍”指的是什么?独立战争除了追求民族解放之外,还有哪一层含义?
(4)材料四中“头号强国的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指的是那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